中國鋼鐵行業遭遇重大挑戰。2022年,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、疫情反復和下游需求萎縮等因素影響,鋼鐵企業生產經營遭受沖擊。去年全年,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統計會員鋼鐵企業總體營收65875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下降6.4%;利潤總額982億元,大幅下降72%。
成本上漲、利潤下滑、需求不振、資源環境約束加大……鋼鐵行業轉型發展如何破局?在日前召開的2023(第十四屆)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,多位行業專家把脈問診鋼鐵行業的戰略轉型之路。
力促供需動態平衡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盧春房在論壇上表示,當前,中國鋼鐵行業發展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。
對于曾經深陷產能過剩漩渦的鋼鐵行業來說,供需平衡被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。
從供給側來看,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強調,首先是產能治理新機制。中鋼協提出加快創建新發展環境下鋼鐵產能治理新機制的建議,目的是使鋼鐵產能按照市場需求合理釋放。創建新機制的關鍵是要形成對產能產量有約束作用的行業共識機制,導向優勝劣汰、供需平衡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也指出,要繼續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。嚴格落實產能置換,嚴禁新增產能,加強行業自律,健全市場化法制化長效機制。
在需求側,駱鐵軍指出,自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10.65億噸峰值以來,已連續兩年回落,“表面上看是限產的原因,實際是下游需求回落造成的”。
如何擴大鋼鐵內需?張海登表示,要持續關注下游行業轉型升級新需求新變化,加大創新力度,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合作,不斷提升鋼鐵材料保障能力,確保行業供需始終保持動態平衡。
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列舉了擴大需求的兩種方式。一是推廣應用鋼結構。鋼結構住宅擁有排放低、可自動化標準化生產、易于回收再利用等多重優勢,是未來推廣應用的重點。二是產業鏈協同高端化。通過上下游銜接聯動,推動產業鏈條向高端用戶嵌入式延伸,為下游產品創造新的應用場景,促進下游產品提升國際競爭力、擴大內需和擴大出口。
加大兼并重組
中國鋼鐵行業企業數量較多,行業集中度低,一方面容易引發鋼鐵企業無序競爭,“打價格戰”,另一方面也會分散在鐵礦石等原材料領域的對外話語權。
張海登表示,下一步,鋼鐵行業要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,繼續加強兼并重組,建設若干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集團,在專業領域形成一批世界先進的領航企業,通過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“小散亂”局面。
范鐵軍認為,中國鋼鐵已進入兼并重組的重要窗口期和歷史機遇期。通過實施兼并重組,進一步做大企業規模,有利于集中研發力量,攻克前沿技術、“卡脖子”技術和產品。從企業格局來看,他認為,長期來看,將形成領航企業建生態圈、專業企業穩產業鏈、同質企業拼成本線的“三分天下”。
盡早布局綠色低碳
隨著汽車、建筑等下游行業低碳用鋼需求倒逼傳導,低碳鋼鐵市場已經開啟一輪新的競爭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北京科技大學終身教授毛新平表示,碳中和是國家發展戰略,鋼鐵工業作為典型的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產業,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的“主戰場”。當前,社會發展和市場用戶對生態鋼鐵材料提出迫切需求,時間緊迫、要求力度大。鋼鐵工業走向低碳化發展迫在眉睫,這是關乎企業生存的重要議題。
世界鋼鐵協會副總干事、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鐘紹良指出,從下游行業來看,目前幾乎所有跨國車企都已正式公布碳中和行動方案,目標為2040年至2050年實現碳中和,建筑業也開始行動起來,全球鋼鐵行業的低碳轉型步伐加快。
鐘紹良認為,低碳轉型將為新能源和基礎設施用鋼帶來歷史性的機遇。但他提醒,當前多數中國鋼鐵企業、東南亞鋼鐵企業仍對低碳轉型缺乏重視,還在等待觀望。這可能會使企業喪失競爭優勢。
在低碳發展的新賽道上,毛新平表示,以再生鋼鐵原料制備高性能材料是中國鋼鐵工業的必然選擇,應盡早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