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
春節之后,黑色系的行情圍繞螺紋需求的冷暖而發生巨震,需求從缺席到近期回暖,盤面也經歷了深度下跌之后的反彈。尤其發改委公開表態“所有增發國債項目于今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”后,更加給市場注入了一劑“強心針”,原料成材近月遠月再次全線大漲。
那行情至此展望后市,是能夠再上一層?又或者會“反彈夭折”重回跌勢?政策的繼續發力、供應上的持續克制等因素確實都需要重點去考量,但這其中最為不可獲取的必要條件,還是“需求的成色如何”。
因此,本文就從【今年春季需求的表現如何?有何反常之處?展望后市需求又會有怎樣的表現】這幾大問題著手,為您深度評估后市“需求的成色”,希望能為您帶來參考。
正文:
一、今年春季需求的“遲到”,有何反常之處?為何要重視此反常表現?
今年春季需求的反常之處
參考往年的季節規律,每年春節時,需求會降至全年冰點,隨后需求開始向上恢復。基于此規律,往年春季下跌的主要原因,也通常是因為以下兩種情況——
一種是進入到4月后需求峰值低、即旺季不旺。如22、23年就是這種情況,盤面從4月開始下跌;
另一種則是節后庫存壓力大,再疊加一些市場風險事件,最終導致信心受挫而下行。如17、18、20年,這幾年則是從更早的3月就開始下跌(圖1)。
圖1▲
而今年則一反常態。首先是下跌時間更加早于往年,是從2月開始。其次是在低庫存背景下下挫,這些都是以往春季從沒有出現過的。而且在下跌的過程中,不但沒有深度貼水,反而是現貨跌的更多,期貨升水了(圖2)。
圖2▲
這些反常現象的背后均說明,出問題的是需求,且是比往年更早的、自春節后開始,這一整個所謂的“回暖的過程中”,需求的表現就明顯偏低(即:需求斜率低)。
進一步探究反常的原因
那到底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現象?回溯過去來看,即使是22年地產三條紅線+封控,這樣嚴峻的條件,都沒有出現過這種需求回升低的情況。這就需要進一步去探討春季需求回暖的支撐力量到底來自哪里。
根據往年的產業規律與變化情況總結來看——
出問題的這段需求恢復期正是春節-3月中下旬,通常來講,這個時間段里,北方施工還沒有全面恢復的條件,因此需求的主要力量在于南方。這是其一。
就地產/基建項目的運作規律來說,春季開工的、通常都是存量項目,比如年末集中拿地的項目往往最快也要到二季度才能開工(整體滯后3-6個月)?;椖块_工大抵類似這樣的節奏。這是其二。
三條紅線之后地產投資大幅下修,但基建投資卻明顯上漲(圖3),為地產扮演了互補的角色,使得春季復工時期的需求恢復進度(即:斜率)一直都比較正常。這是其三。
圖3▲
但今年,這個時點偏偏就在上述各方面都出了大大小小的問題——
一是今年南方氣候出現了低溫+汛期提前的干擾,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;
二是地產方面由于去年下半年房企拿地量很低,因此存量項目的復工弱勢延續,這個因素是超季節性的(圖4);
圖4▲
三是此前彌補了地產需求缺失的基建,也因為政策變化出現了諸多存量項目暫停的情況。
地產基建雙雙“遲到”+天氣原因導致開工/復工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阻,由此也就導致了存量項目帶來的復工比往年更弱,回暖階段的需求自然也就更差,現貨市場更悲觀、行情自然也就跌的更早。
實際上這種現象不僅僅體現在螺紋上,與施工相關的,不論是基建關聯的瀝青、還是房建關聯的水泥、再或是竣工端關聯的玻璃、以及鋼聯統計下的項目開工情況,都出現了這樣超季節弱勢的情況,是可以交叉印證的(圖5)。
圖5▲
為何要重視此反常表現?
花了較多篇幅去梳理以上反常的原因,并不是為了馬后炮式的分析,而是因為這輪的下跌恰恰就是由這些反常引起。這也是為何我們認為要重視此反常表現——正確歸因才能有所依據去評估下一步行情的可能。
根據對春季需求表現“反?!敝幍姆治觯俳Y合盤面的實際表現就可以發現,雖然螺紋在鋼材中整體的占比比之巔峰時期有所降低,但本輪行情很顯然是資金錨定了上述“地產+基建存量項目拖累需求”這個交易主線(該主線影響的重點品種還有非黑色系但屬于建材板塊的玻璃),通過打壓螺紋、最終導致了整個黑色板塊走出了負反饋。
也就是說,這背后的交易邏輯,已經不僅僅是單一品種基本面的問題,而是宏觀問題在某些品種上的體現。
其他鋼材類品種比如熱卷即便需求不錯,但在“大勢所趨”下仍然難以幸免。
因此,可以說,黑色系期貨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,就是在于此前宏觀政策傳導至產業后出現的需求問題,集中反映在了螺紋這個品種上?;诖?,預判后市的邏輯重心,還是要放在“政策影響下的地產”、“政策影響下的基建”這兩大因素上來,去判斷能否看到增量、能否奮起直追,而資金顯然也在繼續錨定這一邏輯。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天午后發改委表態后,市場這么興奮。
二、那后市需求表現究竟會如何?應如何展望?
地產方面:會有明顯改善
地產開工對螺紋需求總量的影響仍有拖累,但會在4-5月有脈沖式改善
如前文所述,今年二季度集中開工的地產項目,是以去年末集中拿地的項目為主,而去年末恰恰就出現了一波集中脈沖式拿地的情況(圖6),原因在于去年底房企融資端的改善。
圖6▲
因此,去年底脈沖式拿地的項目會在今年二季度脈沖式集中開工,帶來明顯的階段增量。
下半年總量能否改善,要看今年上半年的項目情況
寫到這里,或許會有不少投資者關心,這波改善,能否意味著地產需求的增長又回來了?
我們認為,并不能那么樂觀,一直強調“脈沖式”,就是想強調,目前還不是周期的回升,只是節奏的變化。
因為想要給出周期回升的判斷,起碼要看到房企融資、拿地方面持續半年以上的穩定改善。但現在的情況卻是,從最新一季度地產端數據的情況來看,拿地又有回落(圖6),按照同樣的傳導邏輯去推演,也就意味著,下半年的需求實在難言樂觀。
基建與三大工程方面:政策督導下能夠看到一些增量
基建存量項目仍有阻滯,新項目仍在發債階段,當下難以兌現為需求
基建項目與相關債務掛鉤,既要看地方(即:新增專項債),也要看中央(即:與建設相關的國債發行);既要看總量、還要看節奏;既要看原存量項目,也要看新開工項目。
先說新增地方專項債。2028年以來依據對新增專項債的觀察,我們預判了諸多次大行情機會,而今年確實與往昔又有不同。
新增地方債引導的存量項目方面,前面已經講到,仍然被政策干預,目前沒有明顯的放松跡象,這就導致這部分需求不會釋放出來,可能是徹底缺席了。
而新增地方債引導的新開工項目方面,由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新增地方專項債都沒有足夠的量(圖7),二季度才能迎來發債高峰(好的方面是今年的總量仍然維持了去年的強度)。而從立項到資金再到開工,又確實還需要些時間。因此二季度的新增專項債難以拉動當季度的需求,起碼要下半年再做評估。
圖7▲
所以,對于二季度基建增量能否出現,僅有的希望就落到了去年四季度增發的“1萬億特別國債”能否形成有效需求上了。
恰好今天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中公開表態(圖8):發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萬億元增發國債項目清單下達工作,將增發國債資金已經落實到約1.5萬個具體項目。目前,已完成第一批12個省份督導工作,年內還將組織開展第二、第三批督導。明天還將組織召開增發國債項目實施推進電視電話會議,通報項目進展和督導情況,進一步壓實地方主體責任,推動所有增發國債項目于今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。
圖8▲
這個表態,無疑是最直接的數據詮釋,也就無需多講了。即使這部分項目并不完全掛鉤鋼筋水泥,對市場信心的影響,也是確定性的。
三大工程也有一定的增量,但項目進展不好預判
“三大工程”是在地產投資頹勢的時候高層提出的,其中——
宏觀上可以預估的是,有“三大工程“托底,2024 年地產投資增速可能收窄至-5%以內。
難以評估的是,“三大工程”從政策到落地為實際需求,增量、時間與節奏都還較為模糊。
原因在于,一是該部分投資或并非全為增量投資、也并非全都落在房地產領域。
二是各地落地情況不一,目前只能說財政情況好的城市落實上優于財政負擔重的城市。
三是時間周期以十年計算。
四是即便只是簡單直接的去看資金支持節奏也難以判斷落地時間。比如2023 年 12 月 PSL 重啟,單月新增 3500 億,1 月再增1500 億,這些資金主要投向應該是“三大工程”,但后續又沒有看到其他政策性金融工具的配合,從授信到放款再到需求,仍然有時間上的不確定性。
因此,依據目前的信息去推導實物工作量落地情況節奏,確實是比較模糊困難的。那對于這部分增量,只能說,密切跟蹤,出現新的消息,再去評估推演。
設備更新方面:可能帶來新變化
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一個全新的課題,還來不及對當下的這個二季度產生影響,因此本文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。
由于 2018 年以來統計局不再公布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金額,因此只能粗略預估這部分市場為5萬億左右(這與官方表態也比較吻合),規模頗為可觀。
另外,2022年9月28日,央行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專項支持。截至 2023 年底,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余額為1567億元,今年還可進一步增加。
但需要注意到的是,首先,設備更新并不能直接帶來螺紋需求增量,而是在地產周期改變、傳統基建拉動增長效應越來越低效的長期經濟轉型過程中,拉動內需的又一重大新舉措。
其次,在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方案實施的過程中,可能對其他鋼材品種如汽車板材、廢鋼回收等構成影響,但因為整體尚在起步階段,宏觀的意義大于當下實際需求。
中間需求流通環節方面:或有積極轉變
上述主要預判展望的是終端實際需求,但在實際參與市場的過程中,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,情緒和預期對中間需求這樣的流通環節的影響。
比如,4月將迎來ZZJ會議,地產政策如果更積極,對于市場情緒影響正面,那很可能會讓中游環節心態轉變,備貨更積極,進而帶來中間需求的好轉。
再比如,控產政策、雙碳政策、產業規劃等如果有了明確信號,使得企業本身更加克制,能夠在有利潤的情況下不得不控制生產(圖9),進而通過政策的引導徹底扭轉頹勢。此舉雖然不直接影響需求,但一旦生產端出現利多政策,整體市場情緒也會被帶動,進而刺激中下游行為更加積極。
圖9▲
三、結論
總之,總結以上推斷評估,我們認為,需求并非缺席,而是會在4-5月傳統旺季出現階段性的改善,這一方向是可以明確預判的,而且過程也將是有階段持續性的,這也是預判后市方向的最核心的底層支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