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國內煤炭市場再掀波瀾,煤炭價格先明顯上漲后又小幅回落。這是否意味著此輪煤炭補庫行情已經結束?與煤炭消費息息相關的電力行業又將如何應對煤價波動?
業內專家表示,今冬保供基礎相對較穩。發電企業抓住煤炭供應相對寬松、成本下降的時機,加快優化布局、調整結構,進一步提升保供能力及自身競爭力。
今冬國內煤炭市場或維持供應寬松
國慶假期前,煤價上漲行情再現。北方港口5500大卡和5000大卡動力煤價格周漲幅均超16元/噸。而10月8日,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(下稱“中電聯”)發布的指數顯示,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871元/噸,50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770元/噸,較節前小幅回調1至2元。
中電聯專家分析稱,近期從中轉地港口到產地,受補庫需求上升的影響,可售優質煤種結構性缺貨仍未緩解,部分北方港口庫存持續下降,貿易商挺價意愿較強。南方多數地區高溫延續,水電發力持續下降,沿海電廠日耗在高峰階段末期表現出一定韌性,電廠及上下游港口庫存均大幅下降,使得國慶假期前煤炭現貨市場價格中樞持續上漲。
另有負責產地煤炭銷售的人士透露,重大節日前產區安全生產檢查力度會加大,加上部分存在安全隱患的礦區存在停產的可能性,同時還有一些進行設備維修及搬家倒面的煤礦,市場對產量縮減預期加大,帶動了煤價上漲。
從更長的時間段來看,包括山西在內的主產地后續煤炭供應穩中有升,供需格局決定了后續煤價將回歸平穩。
“國內動力煤市場供需格局呈整體偏寬松態勢,電煤供應有保障。電煤價格或以區間震蕩運行為主,整體維持穩定局面,有利于保供控價,但不排除供電供熱迎峰度冬市場價格上漲的可能性。”大唐發電相關負責人近日在研判經營形勢時表示。
內蒙華電相關負責人介紹,2024年上半年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為6.34億噸,位居全國第一。在上半年全國原煤產量同比下降的情況下,內蒙古原煤產量同比增長3.8%,煤炭長協價格近年來穩中有降,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利潤空間。公司堅持“長協+自產+市場”采購模式,密切跟蹤煤炭市場變化,強化庫存管理,發揮淡儲旺耗、低儲高耗作用,多措并舉控制煤炭采購成本。
發電企業調結構應對新形勢
煤炭供應趨于寬松,為下游發電行業保障電力供應奠定基礎,但電力保供工作還涉及更多因素。
《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4》預測,2024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接近2023年。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出力以及來水存在不確定性,常規電源增加規模小于用電負荷增加規模,均增加了電力生產供應的潛在風險。預計2024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呈現總體緊平衡態勢;迎峰度夏和度冬用電高峰期,部分區域中的部分省級電網電力供應偏緊,部分時段可能需要實施需求側管理等措施。
在近期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的電力行業集體路演活動上,多家電力企業高管均表示,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,火電仍將起到“壓艙石”作用。不少企業都在加大高參數、大容量機組的投資建設。隨著這些新機組陸續投產,電力裝機容量、發電量等生產指標有望呈現穩健增長態勢,將更好地保障電力供應。
上半年,江蘇國信能源板塊業績增長明顯,主要得益于公司抓住發展機遇,新建百萬千瓦燃煤機組增加發電量,同時加強了成本費用控制。江蘇國信董事會秘書顧中林表示,在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下,火電企業將面臨更廣闊的市場空間,有助于提升電量銷售。但同時,火電企業需提高市場敏感度,靈活調整發電策略和報價機制,以適應市場競爭。
上海電力副總經理、總會計師、董事會秘書陳文灝表示,公司積極推進漕涇二期項目、江蘇濱海火電擴建項目等百萬千瓦級優質火電機組項目建設。近日,漕涇二期項目完成主廠房第一罐混凝土澆筑,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。今年下半年,公司還將加快推進百萬千瓦機組工程建設,確保做到安全、優質、高效,各項目如期完成節點目標。
截至8月底,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(包括風力發電、太陽能發電、生物質發電)為12.7億千瓦,占總發電裝機比重超40%,達到40.7%。中電聯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說:“8月,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當月全社會用電量的40%,同比增加534億千瓦時,占當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量的三分之二。隨著電源結構的綠色轉型,越來越多電力消費需求將由非化石能源發電提供。”
基于新能源發電具有不穩定性,電力企業還越來越注重火電機組的調峰功能,積極推進虛擬電廠、煤電機組耦合熔鹽儲熱示范工程等創新業態,在發揮電力保供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。
天風證券認為,在電力保供和加強新能源消納的主線下,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得到積極推進,主流電力設備企業以及電力工程建設企業有望持續保持景氣。